一、施工準備
本模板體系中使用到背楞以及洞口鎖具等相關結構,在進場前均要做好調整,以施工方案為準合理下料。將各區塊編號,依次安裝作業。做好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,刷涂脫模劑,清理模板雜物,以滿足周轉需求。注重可調型鋼背楞的拆除作業,要求各配件都遵循分類堆放的原則,不可出現隨意丟棄現象,否則會引發材料彎曲等問題,不利于混凝土觀感。施工前要檢查主背楞、次背楞等相關材料質量,若存在偏差需及時糾正。

二、模板參數設計
模板選擇為木膠合模板,具體規格為1 220mmx2 440mmX15mm。展開標準層施工前,需儲好配模作業,以設計圖紙為指導,對模板編號歸類,并依據要求打孔。為提升施工效率,各模板應事先做好排版工作,并采取集中加工的方式,有助于提升模板周轉次數,有效控制通縫等質量問題。此后,參考圖紙標注尺寸,做好對梁、板等結構的打孔作業,獲得適應于施工需求的不規則螺栓孔。結束各模板加工作業后,根據各模板的圖號與尺寸情況,劃分為多個類別并分別堆放。
三、模板配置

盡可能做到整張使用,不可出現隨意鋸截模板等問題,提升模板利用率??刂坪冕斪娱L度,其應當達到膠合板厚度的1.5-2.5倍,為滿足膠合板與木楞穩定連接的要求,該處所用釘子數量至少為2個。于模板反面編號,并注明具體規格,分類堆放,不可出現誤用現象。
四、模板拼裝
完成一面模板的拼裝作業,設置穿墻螺栓與塑料套管,采取梅花形布置方式施作水泥支撐結構,具體位置應在模板拼縫處。若墻內存在雜物需清理干凈,完成另一側模板的拼裝作業,無誤后拼裝洞口模板。將模板與混凝土接觸區域清理干凈并均勻涂上適量隔離劑。
五、支撐體系拼裝
合模后即可進入墻體支撐拼裝環節,設置墻體次背楞,使其穩定在模板上,各自最大間距200mm,穿入對拉螺栓,隨后再進入墻體主背楞拼裝環節,設置好墊片與螺母,提升其緊固性。關于2塊模板拼接,此處使用到方木拼接的方式,為滿足穩定性要求,方木需經過壓刨處理,此材料與方管的尺寸不可存在偏差,以免對主次背楞接觸效果造成不良影響。方木的作用在于處理連接模板拼縫,并不用于背楞受力。
六、細部節點做法
1洞口節點
有效合模后,即可完成主背楞與次背楞的安裝作業,搭建洞口,通過對拉螺栓處理鎖具,使其能夠與主背楞達到穩定連接狀態,為滿足每側的加固要求,均設置1個陽角鎖具。
2陽角節點

處理鉤頭螺栓,使其從主背楞(要求長度較大)中間縫穿入,確保鐵鉤能夠與內側杠鉤點達到穩定連接的狀態,使其牢牢鎖住。垂直擋板是鎖具上的關鍵組成部分,其應當與內側的主背楞緊密貼合,隨后再設置短螺栓,實現對鎖具的有效加固處理,從而完成陽角加工作業。
3陰角節點
經上述流程做好次背楞安裝作業,選取“L”型主背楞,將其設置在陽角處,并增設墊片與螺母,以提升其穩定性。具體可參照陰角與洞口處理工藝。
七、剪力墻矯正及澆筑
結束模板安裝作業后,針對墻體采取矯正措施。首先,將可調節斜拉鋼絲一端連接至墻體,其余一端與地錨形成穩定連接關系。檢測墻體狀況,對其采取矯正措施,若墻體周邊出現了位移現象,通過調整斜拉鋼絲的方式可以達到矯正的效果。各面墻的支柱點數量以2個為宜,并根據墻體長度進行靈活調整。此后,調整可調斜拉鋼絲,使其保持向內受拉的狀態,以免后續澆筑作業時墻體位置發生改變。做好剪力墻模板的矯正工作,全面檢驗各項指標,在無誤后交由監理驗收,隨后方可展開混凝土澆筑施工。
八、模板拆除
墻柱、梁側面模板安裝中,應做好對結構構件的保護,以免出現棱角磕碰等問題??紤]到模板拆除效率要求,在未達到要求時不可提前拆模,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,應通過試驗的方式分析頂板與梁底模狀況,即同條件下展開試件試壓,將所得結果交由技術負責人分析,通過審批后方可拆除。模板工程施工中,做好人員組織工作,支模與拆模2個環節要交由作業班組操作,此方式可提升拆模便捷性,相關人員能夠掌握模板的實際情況,以高效的方式完成拆模作業,兼顧拆模安全、效率等多方面要求。